党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明确了新目标,让全盟扶贫系统干部职工深感振奋、备受鼓舞。记者近日就盟扶贫办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扶贫事业创新发展,专访了盟扶贫办主任华永胜。
华永胜说,十九大召开以后,盟扶贫办积极组织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在学懂上下功夫,深刻领会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制定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领导班子发挥表率作用,党组中心组发挥示范作用,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搞好个人自学,带头开展研讨交流,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广泛动员和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答题活动,营造积极活泼的网上学习宣传氛围。制定《全盟扶贫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在全盟扶贫系统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截至目前,共组织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6次,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并择优在学习园地进行了展示。与此同时,每天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十九大宣传标语,营造十九大精神学习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华永胜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总方略,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精准施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特别是贫困旗县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指挥部统筹协调优势,积极发挥派驻国贫、区贫旗县脱贫攻坚督导组“真督实导”作用,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对督导组发现的问题专题研究、专项整改。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的管理考核。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强化责任落实的重要内容,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培养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切实推动全盟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贯彻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强化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只要是贫困人口,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类型,只要是“应识未识”的就要全部纳入。以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贫困村提升等重点工程为抓手,瞄准贫困人口,因地因户因人分类扶持,着力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
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脱贫主渠道,深入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盟里提出的“减羊增牛”战略,苏木乡镇大力发展优质良种肉牛养殖业,积极推进“互联网+畜牧业”,推动羊肉实现优质优价,发展果蔬种植,多维度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利用好自治区、盟里的农牧业产业扶贫发展资金,重点支持能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家庭牧场、合作社、联合经营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支持贫困户采取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草牧场入股、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等方式,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获得草牧场租金、入股股金、打工薪金等收入,尤其是使失去劳动力的贫困户也能从中获得稳定的收益。依托区位优势、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等优势,大力探索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扶贫模式,进一步拓宽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致富路子。
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进一步健全各级定点帮扶工作,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保证扶贫资金每年都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孟丽鹏)